为什么生成的信用卡号可以过CPS,并且返利网与广告联盟居然还支付?

当年DELL这家公司,10分钟内可以搞定100万,也就是12万多美元,就是通过生成的信用卡号去提交订单,佣金顺利发放。

这个属于EMU的技术里的一个很小的分支,在EMU的技术专栏里的相关内容,也讲过当年DELL这家公司,10分钟内可以搞定100万,也就是12万多美元,就是通过生成的信用卡号去提交订单,佣金顺利发放。

这个漏洞到现在在线支付这么完善的时代,依然存在,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搞所谓的返利网的培训。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这行大多数人的通病,为了避免因为广告联盟的账号搞不定,又想搞EMU,同时又是新入门,所以利用这个漏洞教新手返利网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真正要玩返利网,要么用薅羊毛的方式,比如当时叶明收八万学费的C1的返利网,就是一个漏洞,介绍新用户注册成为C1的会员,并且产生1笔返利即可获得50美元,里面有Godaddy这个商家,注册一个域名即可满足条件,由于支付周期非常快,如果选择礼品卡,所以这个项目当时卖八万,最后叶明怕事情搞大了钱都退了。

要么干嘛找这种非常稀缺的漏洞,而且很容易被判定为假订单,直接拿C去打不完事么,连C都不敢教的教人家新手用这种漏洞返利网,还动不动收几千块学费不就是害人吗?

今天在这里说一下,为什么如今在线支付早已成熟,为什么还有很多商家的网关不验证信用卡真实以及有效性的问题。这个知识点不仅可以解释这类offer形成的原因,也可以拓展Mediabuy 选择Offer的判断上。

只要是玩过通道的,都知道支付网关都有自己的风控算法,这也是大家常见动不动需要比如5443卡头这类的信息在电报以及某些地方出现。包括在真实购物的环境下,大家见过更多的是,比如买AI相关软件,很多人拿着自己的信用卡,死活购买不了服务,以及虚拟卡在跨境出海这块属于重要资源。

那么,我们反过头来想下,如果一个商家急需获客,一个用户好不容易把商品或者服务加入到了购物车,最后支付的时候所有东西全填写完毕,结果因为支付通道风控,导致用户购买失败,大家想下,用户还有兴趣再次下单吗?绝大多数情况,普通用户做决定,都是那一瞬间是想买,换个时间说不定就不买了。

所以这些商家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所以在支付网关这块没有做任何风控限制甚至没有接入在线支付网关。国外现在的互联网金融比中国至少落后5-10年,所以像支付宝,微信支付这种支付体验极佳的支付,国外几乎还没有。这类商家当用户提交了所有的表单数据之后,哪怕回传的信用卡等信息有问题,依然会像国内的电销模式一样,客服进行电话确认,包括在电话中,类似电话订机票一样,确认后扣款。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商家,不采用直接在线支付来验证客户的信用卡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用生成的信用卡提交虚假订单,有时候佣金还是会发放?那是因为占比不高,所以无所谓。DELL这个公司一直就是经典案例,从几十年前到现在都不采用在线支付验证用户支付信息,然后佣金有段时间没问题可以顺利支付,有段时间则全按虚假订单来处理,考核标准就是某个时间阶段的虚假订单率。

在Facebook 投放黑五offer的时候,最重要的考量点就是在支付页,表单提交通过率,一般如果这个概率低于25%,直接看都不要看。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qvn.com/1197.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